据记者了解,燃气发电厂的发电成本主要包括燃料费、水费和材料费等,其中用气开销占大头。
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,去年天然气迎峰度冬期间,北京采取了限气的手段,以应对高峰期用气压力。其措施如:华能燃气机组采用背压运行方式,同时降低高安屯燃气发电厂负荷,每天减少天然气使用量100万立方米;临时调停京西“二拖一”燃气机组,每天减少天然气使用量200万立方米。
“1号燃机自投产以来,未出现过由于缺气导致机组停机或大幅限负荷的情况,供气总体呈现出冬季紧张、其他三季充足的特点。”侯小龙说。
编者按:燃气发电拥有环保、高效、灵活等优点,目前我国的燃气发电产业已经初具规模。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,燃气发电也不断遭遇着“成长的烦恼”。本报记者日前走近华北地区最早上马的燃气发电机组,了解其运营状况,并希冀以小见大,管窥燃气发电行业的一些共性问题。
相较于高歌猛进、四方关注的风电和光电,燃气发电不是很“抢镜”,受制于气源、气价、成本、核心技术等问题,近两年发展速度相对放缓。
核心设备纯进口
京丰1号却是个例外。
争取不受制于人
气价虽下调补贴也减少
初进厂房时,京丰1号及附属设备的庞大体量所造成的视觉冲击,不禁令记者一惊。
冬季燃气供应紧张
附件:
发电效率可达57%
华北第一台燃气发电机组这些年运营状况如何?共识性的燃气发电行业掣肘因素,对其有影响吗?记者当天走进京丰燃气发电公司,寻找答案。
“10年来,1号燃机凭借启动速度快、调峰性能好的优势,为京津唐电网的稳定运行出力不小。”侯小龙说。
“据我所知,目前像京丰1号这样的F级燃机,本体国产化率还不足70%。”席斌说,“但国内正在努力提高燃气发电主机设备的国产化率。”虽然核心设备是进口的,京丰燃气发电公司对机组的技术改造却也没落下。京丰1号既是国内首台成功进行抽汽供热改造的F级燃气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,也是国内首台成功完成直喷氨法脱硝技术改造的联合循环机组。
气源问题包含的不仅仅是气量足不足的问题,还应有管道气压足不足的问题。